您的位置:首页 >行情 >

中工网带你去追星|“工匠论坛”追星记

2023-07-29 13:41:39    来源:中工网

中工网记者尹文卓 朱洁英

7月28日,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成了名副其实的“大型追星现场”。竺士杰、王曙群、母永奇、朱恒银、宁允展等大国工匠几乎被“剥夺”逛展自由,一出现就被记者们团团围住……

呦呵!明星工匠!


(资料图片)

7月28日中午,观展的人不多,除了展区工作人员还在坚守岗位,大部分人都已经去“觅食”。中工网记者突然眼前一亮:橘色工装、对展出的产品格外上心、时不时还和负责的工作人员讨论几句……这肯定不是一般人!中工网记者悄悄踱步到对方面前,仔细观察、小心确认——这不是中国中铁隧道局集团盾构主司机母永奇吗?

“您好!”中工网记者一个箭步冲上去。

原本沉浸在观展中的母永奇微微一愣。了解完记者来意,他在签名册上留下了“匠心筑梦 技能报国——母永奇”十一个字。

简短的口号、简单的名字、银灰色的字迹,标志着本次工匠论坛追星行动正式启动!

“对,电影《流浪地球》里这些设备是我们徐工的!”

身后,一口不标准的普通话引起中工网记者的注意,转头看到一位身着蓝色工装的圆脸工匠端着咖啡,站在江苏省总工会展区徐工产品模型旁边。

孟维正在江苏省总工会展区帮忙组装模型。中工网记者尹文卓 摄

呦呵!孟维!

中工网记者早就想见见这位精密零部件的“雕刻师”了!

“孟维老师!”中工网记者趁着周围的人没反应过来眼前这位有多牛时,已经拉着对方聊了起来。

因为之前电话联系过几次,聊天时孟维并不拘束。“跟接受采访、宣讲相比,更喜欢在单位(干活)。”他一边说着,一边在照片旁签下名字。日期刚写完,那边直播就要开始了,作为主力的孟维自然被叫过去。

果然,每一位参加活动的大国工匠都被安排得明明白白。

想和明星工匠见上一面不止要能跑,还要运气好。中工网记者走到中华全国总工会展区,看到中国海油陵水17-2深海七天开发工程项目“深海一号”能源站模型,才站稳就听见旁边有人详细介绍:

“上面七八十人,场地有两个足球场那么大”“水下所有东西安装都是我们操作机器人做的”“设计的时候有没有考虑到水下环境如何”……中工网记者越听越好奇,这人怎么讲起它来如数家珍?

韩超介绍中国海油陵水17-2深海七天开发工程项目“深海一号”能源站及自己的工作内容。中工网记者尹文卓 摄

很快,对方身上的大国工匠绶带解答了中工网记者的好奇。原来是“深海宇航员”韩超!难怪说得头头是道,毕竟是自家东西,讲起来既骄傲又自豪,嘴角扬起的笑意怎么都压不住。

哎呀!跟丢明星一位!

直播、论坛、介绍展品、接受采访……工匠们忙得晕头转向,比如竺士杰。

“我在安徽这儿呢!”他匆匆挂掉电话的时候,中工网记者正在不远处的上海展区围着C919大客机全机金属模型拍照。熟悉的声音、匆匆的脚步,再加上那张上过央视的面孔,想认不出来都难!

这位桥吊大师拎着挎包闷头赶路,脚步匆匆,走得奇快,在观展的人流中灵活穿梭。记者要小跑才能将他的身影留在视线中。

“碳纤维?这不是电影《超能陆战队里》大白的骨架材质吗?”经过吉林展区,中工网记者被这句话吸引了注意力,一个晃神的工夫竺士杰就不见了。

“人呢?好不容易找到人,怎么就给跟丢了?”中工网记者连忙快跑几步,几分钟后,在内蒙古展区前发现了全神贯注看坦克模型的竺士杰。

“竺士杰老师,您好!”

“您好!大会场怎么走?”

哦,原来是迷路了!

中工网记者带着竺士杰一边走一边聊,来到了主会场门口。眼看着竺士杰走进会场,中工网记者心中美滋滋的:给大国工匠带路参加论坛,我也是独一份了吧?

竺士杰在照片下签名。中工网记者尹文卓 摄

太激动忘了要签名?怎么可能!有“带路之功”的中工网记者不但要到了签名,还让工作人员帮忙拍照,合影留念!

欧耶!今天,不洗手了!

16:30,上海展区十分热闹——太空“裁缝”王曙群正在接受中工网采访,不少人举着手机在旁边拍摄。中途,中工网摄像老师换机位都不得不挨个拍着围观者的肩膀反复说“麻烦让一下”。

王曙群正在签名本上签名留言。中工网记者尹文卓 摄

“如果要用一句话作为未来产业工人的画像,那就是拿着扳手就能够制造零缺陷产品的技师,张开嘴就能够传承技艺的讲师,提起笔就能够开展科技创新的卓越工程师。”太空“裁缝”王曙群反复强调这句话。

“1、2、3,卡!”拍摄结束。

“请问能跟您握个手吗?”中工网主持人激动地询问。

王曙群留言:唯有脚踏实地,才有仰望星空。中工网记者尹文卓 摄

王曙群大方地满足了主持人的心愿。不仅如此,他还在签名册上留下激励的话语。

和明星偶像合影的确令人兴奋。明星工匠不论到哪里都少不了被“围堵”。今天,中工网记者凭借“团队作案”,成功堵到了“地质神兵”朱恒银。

“我拍到朱教授了!”

“人在哪里?”

“安徽。”

“我马上去!”

……

趁着距离论坛开始还有几分钟,中工网记者和同事仿佛“地下工作者”对“暗号”,一接收到朱恒银的位置,立刻火速赶往安徽展厅,“捉到”背上挎包正准备离开的他。

“您……”

刚张嘴,就被人“截胡”了!中工网记者紧盯着眼前拉着朱恒银合影留念顺便讨论钻探技术的工作人员,想张嘴又不好打断兴致勃勃的朱恒银。谈起本专业,他简直停不下来。

中工网记者与朱恒银合影。中工网记者张学栋 摄

终于,轮到自己了!中工网记者控制不住上扬的嘴角,翻开早早准备好的签名本和十几种颜色的签名笔:“朱恒银老师,选一个您喜欢的颜色吧!”

果然,工装蓝!

不愧是“明星工匠”,签名这几秒的工夫又有人围过来。要不是论坛即将开始,恐怕朱恒银一时半会儿还难以脱身。

会展现场,众星云集。顶尖科学家、卓越工程师、明星工匠,随处可见,记者们追得心潮澎湃。

他们是国之脊梁,他们是新时代最亮的星。这样的星,最值得追!

专题:第二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暨大国工匠论坛

关键词:

相关阅读

精彩放送